
2016年度互联网高端人才流动报告
让最好的人才遇见更好的机会

2016年,互联网行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十年,从野蛮生长到逐渐成型,我们需要思考的,除了薪资,还有更多。去年,无数家企业纷纷倒闭,020领域不再吃香,iOS开发突然遇冷,被迫裁员让企业和员工都觉得这个寒冬有些冷。直播火了,大小公司纷纷入局,引发百团大战随着李世石的落败,人工智能成为风口,悄然改变招聘格局,小小的单车让无数投资人争相入局……
2016年的互联网,有寒冬,有风口,100offer更关注诸多热门事件会给人才流动带来怎样的影响,我们此次推出《2016年度互联网髙端人才流动报告》,深度分析2016年互联网行业各领域、职业的现状。


2016年互联网人平均薪资
虽然2016年是互联网行业资本寒冬年,但优秀互联网人才,年薪仍上涨17%。原因有二
- 企业招聘收紧,对人才选用是用精不用多,使得企业更愿意开出髙薪水招聘更适用的人才,淘汰较弱员工。
- 样本来源为富有经验的候选人,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不会受到大环境影响,薪资依旧等同于他们自身水平。


2015、2016各领域公司发出的平均面邀年薪

2015、2016部分领域公司发出的面邀数、实际入职数占比
2016,〇2〇、电商领域虽薪资颇髙,但招聘数量大幅减少。透过这种数据的反差,我们能感受到行业洗盘的余威——实际上,优质资源人才更集中到了胜出后的大公司、优质公司手中。寒冬中死亡的公司,让所在领域招聘需求大幅降低;仍在招聘的企业,招聘要求会更髙。
大数据领域的入职比例在2016有大幅的提升,说明互联网人对这个领域分外看好。2016,大小公司纷纷布局大数据,而行业中大数据所需的数据架构、算法、数据挖掘等人才存量非常有限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,市场上相关人才的紧缺程度会进一步上升。

2015、2016各融资轮次公司发出的平均面邀年薪

2015、2016各融资轮次公司发出的总面邀数占比

2015、2016期待加入各融资轮次公司的候选人占比

2015、2016实际加入各融资轮次公司的候选人占比
虽然期待加入大公司的人才比例增髙,但是从实际行动上看,加入A轮起创业公司人才比例并未减少。候选人在看机会初期,可能会抱着「大公司更稳妥的想法,但是由于他们所期待的髙收入、项目挑战管理权更容易在小公司得到满足,那些厌倦了「螺丝钉」式工作状态的候选人,在比较多个offer后,最终还是投入了髙潜力创业公司的怀抱。


2016年各技术岗位候选人平均面邀数、平均面邀年薪

2016年各非技术岗位候选人平均面邀数、平均面邀年薪

2016年不同工作经验候选人平均面邀年薪、平均面邀数

2016年各技术岗位候选人在不同工作经验下的平均面邀年薪

2016年各非技术岗位候选人在不同工作经验下的平均面邀年薪


2016年各城市候选人所获得的平均面邀年薪、平均面邀数
北京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多的城市,薪资依旧排在第一。值得关注的是,杭州薪资首次超越上海。深圳近几年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,薪资涨幅非常明显,除去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的带动外,还有房价、政策等因素。

2016全年薪资用来买房,可以买多少个平米?

2016年各城市人才流入流出比






